惠企項目
[商丘市]《商丘市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
作者:admin 日期:2024-01-25 13:55:41
商丘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商丘市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行動計劃 (2023—2025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商丘市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商丘市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豫政〔2023〕32號)、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重點產業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全鏈式改造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豫政〔2023〕33號)文件精神,加快推進全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建設制造強市、數字強市,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兩個確?!?、實施“十大戰略”,聚焦我市食品、裝備制造、紡織服裝制鞋三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堅持企業、行業、區域分類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強化服務支撐,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數字能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市和數字強市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從2023年起,力爭每年創建省級“數字領航”企業、省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12個以上,創建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3個,創建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2個,創建省級數字化轉型示范區1個。到2025年,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成為制造強市重要支撐,重點行業規模以上制造企業實現智能應用場景全覆蓋。規模以上制造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5%以上、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4%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8%以上,力爭全市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進入全省第一梯隊,帶動制造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二、工作任務
(一)數字化轉型引領行動。支持頭部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業務創新,提升成本、質量、效益、綠色、安全等方面的轉型成效,面向行業開放先進技術、應用場景,打造“數字領航”企業。堅持“一鏈一策”推動重點產業鏈數字化升級,支持“鏈主”企業、基礎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機構等建設產業鏈數字化平臺,匯聚設備、產能、產品、供應渠道等資源,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協作主體之間的信息孤島,開展協同設計、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配送等應用,賦能產業鏈相關企業協同發展,提升產業鏈協作效率。按照省“一區一業一樣板”的數字化轉型總體工作方案,支持開發區聯合數字化服務商建設開發區數字化平臺,為政府部門提供“雙碳”監測、安全監管、企業畫像、精準招商等服務,提升開發區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運營能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
(二)高端制造突破行動。以生產共性技術、系統集成技術為重點,打通技術開發、轉移擴散到產業化應用的創新鏈條。支持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數字化服務商,突破工業現場多維智能感知、基于人機協作的生產過程優化、裝備與生產過程數字孿生、質量在線精密檢測、生產過程精益管控、裝備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復雜環境動態生產計劃與調度、生產全流程智能決策、供應鏈協同優化等生產共性技術。深入推進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加快智能產品研發應用,提升產品競爭力和技術附加值。支持企業運用人工智能、5G、先進傳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智能工業傳感器、智能工業網關、智能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等工業級智能硬件設備,提升智能產品研發生產能力。以終端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制造業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推動產業鏈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
(三)實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動。聚焦“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營銷管理、售后服務”等環節,支持企業建設智能應用場景。在產品研發環節,支持企業通過設計建模、仿真優化和測試驗證,實現數據驅動的產品研發,提高設計效率,縮短研發周期。聚焦“裝備應用、物料配送、生產管控、信息追溯、能源消耗、安全環?!苯ㄔO內容,支持企業打造示范引領作用強、綜合效益顯著的智能車間。聚焦“裝備互聯、系統互通、數據互享”建設內容,打造覆蓋生產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工廠。(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
(四)實施綠色制造升級行動。利用數字技術實現研發設計數字化,協同研發低碳新技術、新產品,推進生產源頭節能減碳。推進數字技術與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的深度融合,賦能生產過程節能減排。支持制造企業建設數字化能碳管控中心,聚焦能源管理、節能降碳、低碳能力等典型場景,推動重點用能設備上云上平臺,實施生產設備能耗智能管理,推廣標準化“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解決方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
(五)實施數字化支撐強化行動。加快培育首版次高端軟件,發展面向新型智能終端、智能裝備等基礎軟件平臺,以及面向各行業、各領域的重大集成應用平臺,圍繞工業軟件打造重點開源項目,突破工業操作系統及工業大數據管理系統等工業軟件產品。加強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創新產品研發和推廣應用,持續開展企業“機器換人”,推動智能裝備水平整體提升。支持頭部企業剝離信息技術部門,組建獨立法人實體,面向行業提供專業化、規?;铡9膭钪圃炱髽I、科研院所、基礎電信運營商、數字化服務商等協同合作,建設制造業數字化賦能中心,建立從技術創新、產業孵化到應用推廣的全方位服務體系,打造立足商丘、賦能河南的數字化服務高地。(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
(六)實施數字化基礎建設行動。支持企業圍繞內部資源整合、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工業數據處理分析等應用網絡需求,對工業現場“啞設備”進行網絡互聯能力改造,運用新型網絡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建設企業內網,全面支撐生產裝備、信息采集設備、生產管理系統等生產要素廣泛互聯,打造企業內網改造標桿。支持頭部企業發揮技術和資源優勢,加強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建設,構建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動縱向整合行業資源、橫向跨界賦能,持續提升設備接入、知識沉淀、應用開發等能力。支持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升級版貫標,引導企業以貫標評定、對標診斷為抓手,建立系統化的運行管理機制,探索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與內控、質量、環境等多體系融合的方法和路徑,助力企業打造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新型能力。(責任單位: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七)實施數字化能力提升行動。深入落實新時代中原民營企業家“百千萬”培訓計劃,深入開展“商丘市企業家大講堂”活動,聯合知名高校舉辦數字化轉型專項培訓,組織實施企業家觀摩考察、掛職學習等活動,深入學習發達地區、知名企業的先進理念和轉型模式,提升企業家數字化領導力,建立數字化思維。圍繞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創新柔性引才聚才機制,柔性引進重大項目推進、重點技術攻關等所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實施頂尖英才集聚、領軍帥才引育、潛力俊才提升“三大人才工程”,依托“中原英才計劃”“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平臺”,引進培育在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重大產品研發、創新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突出貢獻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支持企業將數字技能人才培養上升為發展戰略,廣泛組織數字技能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等,增強產業工人數字技能素質,建立企業數字文化。(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工商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三、支持政策
(一)支持技術改造。
對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高端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的設備、軟件等投資不低于200萬元的,由受益財政(根據現行財政體制,縣(市)及示范區項目財政補助由縣(市)及示范區全額負擔,梁園區、睢陽區項目財政補助,由市與區按照4:6比例分擔。下同)按照不超過實際投資額(以發票為準)的2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支持試點示范。
1.對新獲得國家級、省級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產業發展、服務型制造、5G場景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新模式)、優秀智能應用場景、綠色園區(或綠色工廠)、能效水效“領跑者”等試點示范或稱號的企業(項目、平臺),由受益財政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節水型稱號的企業,由受益財政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新認定為省級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建設單位,由受益財政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研究解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進實施的重大問題,謀劃部署重點工作,督促落實重要事項。各縣(市、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研究制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及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推進機制,聚焦任務目標,落實清單責任,實行閉環管理,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二)開展診斷服務。開展規模以上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全覆蓋活動,組織專家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診斷服務,并以診斷報告為基礎開展解決方案設計,推動企業從機械化、自動化逐步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推進、提檔進階。
(三)加強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為王,建立市、縣重點項目庫,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梳理入庫;依托“萬人助萬企”活動,加強資金、土地、人力、數據等要素保障,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和困難。梳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關鍵節點,開展企業技術改造提升行動,謀劃一批好項目、大項目、新項目,以項目建設牽引要素集聚、產業配套,加速項目落地見效。
(四)嚴格督導考核。建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監督評價和定期報告機制,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情況納入市、縣(市、區)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范圍,實施“月通報、季調度、年中觀摩、年底考核”;每月對縣(市、區)重點指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每季度市政府召開調度會,對市直單位、縣(市、區)工作進行總結點評;年中市政府組織現場觀摩活動,督促縣(市、區)對標先進、學習交流;年底市政府對縣(市、區)工作組織考核。
(五)營造良好環境。遴選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建立多渠道宣傳推廣機制,大力宣傳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相關政策,營造典型引路、看樣學樣的良好氛圍。面向政府部門、重點企業負責同志“關鍵少數”,組織專題培訓、考察學習等活動,幫助樹立數字化思維、促進領導能力提升。鼓勵舉辦各類數字化轉型現場會、對接會等交流活動,加大數字化轉型的案例分享和要素供需對接。
附件:商丘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考核指標